close
百年來的臺灣歷史與臺灣人的精神面貌

《三代臺灣人》是彙集了台灣研究基金會舉辦的三次研討會(分別是:2015年11月的「1920年代臺灣先覺者的精神遺產」、2016年9月的「臺灣的悲愴年代──從皇民化到二二八」、2017年4月的「爭取民主的年代」)之部分文章所編輯而成的論文集。

台灣研究基金會這三次研討會的最初構想,來自基金會創辦人黃煌雄先生。黃先生認為應該將他的世代(爭取民主的世代,當年稱為「黨外人士」)、他的父親輩之世代(如果用個人來比喻,或許可以說是以李登輝、郭雨新等人為代表的世代)、他的祖父輩之世代(黃先生認為,蔣渭水等日本殖民時代的先覺者,可以歸入此世代)這三個世代近一百年來所面對的時代課題及其努力,加以連繫起來,所以才有舉辦這三次研討會的想法。他希望可以透過這三個研討會上發表的文章,讓大家理解近百來臺灣人的精神面貌和持續的追求。但願,這個論文集可以符合當初所懸的理想,並回應了當初的期待。

博客來臺灣新世代長成的時代

1920年代,一般被認為是在日本殖民政府移植進來西洋式的近代教育制度之後,首批受過這種近代式教育的臺灣新世代長成的時代。這批新世代的臺灣青年,一方面透過近代教育認識了各種近代西方的價值觀與制度,一方面卻也認識到臺灣的殖民處境之現實,因此得以在日本近代政治所提供的有限框架內,推動文化啟蒙運動與政治運動。上述的第一次研討會,基本上就是在探討這個時代。黃富三〈林獻堂的內心世界探微:變色龍嗎?〉討論的是當時的穩健派領導者林獻堂的出處行藏。吳密察〈「內地延長主議」與殖民地之議會請願運動的啟動〉,則是從日本外地統治政策之轉變與朝鮮、臺灣之連動的觀點,來說明議會請願運動的啟動。蔡石山〈1920年代全球社會主義的興起與臺灣的農民運動〉,則從全球性的社會主義風潮來看當年的農民運動,為我們提供了從全球性的視野理解臺灣的一個案例。吳文星〈平等、自主、普及──1920年代臺灣先賢的教育要求〉,則說明了1920年代臺灣先賢要求改善殖民地處境的一項具體內容。

日本近代史上比較自由、民主的「大正民主」和政黨政治時代,在1930年代結束。接著,日本突入對外擴張與軍人強勢的時期。日本在臺灣殖民地的統制力道也更深入社會末端,到了1930年代後半,臺灣也逐漸被捲入總動員體制,甚至戰爭體制。1945年,雖然日本殖民統治結束,但前來接收的國民政府(及以後的中華民國政府),卻得以繼承日本殖民政府的統制體制,臺灣人並沒有因為日本殖民政府的離去而獲得真正的解放,甚至在1949年之後必須以一個小小的臺灣來支撐一個轉進到臺灣來的大中華民國。所以,從1930年至1960年的30年間,可以說是臺灣的「悲愴年代」。面對這樣的困難年代,臺灣人有各種肆應的樣態。

臺灣左翼分子的歷史

第二次研討會的六篇文章,為我們浮雕了這個世代臺灣人的不同面貌。邱士杰〈「轉向」之後:試論1930—40年代的臺灣島內左翼史〉,描繪了1931年臺共被日本政府逮捕之後一直到1950年前後,臺灣左翼分子的歷史。陳佳宏〈二戰結束前後「半山」權力角色之分析〉,則對於1940年代「半山」所扮演的政治角色作了分析。林瓊華〈戰後臺灣左翼者進入中國前夕的政治理想與失落──以創刊香港的《新臺灣叢刊》為析例〉,以臺灣左翼分子於1947—48年在香港出刊的《新臺灣叢刊》來分析當時的左翼分子之政治思想。劉士永〈1930—1970年代間從社會參與遁入臨床的臺灣醫界菁英〉,則討論了因為政治、社會情況的困難,使得1930—1970年代的臺灣醫界菁英選擇了遁入臨床醫學的領域。許雪姬〈楊雲萍、陳逸松、呂赫若這三個文化人與他們的時代〉,選擇了楊雲萍、陳逸松、呂赫若三位跨越戰爭時代的臺灣代表性文化人,重建了他們在戰爭前後階段的活動。謝國興〈雙元繼承與合軌:從產業經營看1930—1950年代的臺灣經濟〉,梳理了從1930年至1950年間殖民地遺產、本土型企業、大陸移入企業的匯流合軌。

革新、民主的胎動

1970年代,因為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不保、美國推動與中國關係正常化的政策,使得臺灣在國際上的活動空間大為緊縮,但是在國內卻同時出現革新、民主的胎動。國民黨政權為了補強外交上的挫敗,也為了替世代交替提供一些新氣象,而開放了中央民意代表的增補選。因此啟動了「黨外」的時代。第三次的研討會,主要的討論對象就是1970年代以後的這個時代(也就是黃煌雄先生的世代投入「黨外」運動之時代。薛化元〈1950年代臺灣的政治改革主張──以《自由中國》為例〉,處理的雖然不是1970年代,但卻是被1970年代之臺灣民主化運動是為先驅的《自由中國》。蕭阿勤〈「去流亡」的文化政治:1970年代臺灣的回歸現實世代、文學、與歷史〉,分析的是1970年代臺灣新世代如何脫離流亡論述,轉而面對臺灣的現實,並重新認識、解讀臺灣之文學與歷史。吳乃德〈美麗島的資產〉,並不是重現1970年代晚期的政治事件,而是指出美麗島事件所呈現的臺灣人之勇氣、堅持與正直等精神性的意義。許維德〈國族主義運動中的民主訴求:以解嚴前美國臺獨運動之相關論述為中心〉,則探討在美國發展的臺灣獨立運動這種國族主義運動中的民主成分。

此次收錄於此論文集的文章,我們都遵照目前國內學術界的通行規範,由基金會組成編輯委員會擔任選編工作,而且每篇文章也各委請二位外部專家學者進行學術審查。這些論文雖然可以廣義地說都是關於臺灣近代史的研究論文,但每位作者之學科背景各有不同,未必見得完全是歷史學者,他們的寫作策略或許企圖綜觀整個時代,或許「小題大做」企圖以小見大,因此立論自然也可能顯得歧異多樣。但相信也唯有如此,才能從各種不同的關照出發,拼寫出百年來豐富多元的臺灣之歷史發展與臺灣人的精神面貌。

本文為《三代臺灣人:百年追求的現實與理想》序 遠足文化提供

博客來網路書局
70E460D22E50AB2C
arrow
arrow

    vlz59rb51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